第十届全国比较管理学术研讨会

李新春:家族企业治理的现代转型(2018.12.6)

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导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
日期:2018-12-19

各位老师、各位同学好:

前面几位老师从宏观的角度讲得比较多,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,刚才也讲到民营经济贡献也比较大,我这里面想把民营经济的几个微观的问题聊一聊自己的想法。最初我想讲家族治理的一个现代转型问题,后来感觉和传授问题、尤其和日本企业之间的比较来阐释一下我的看法,因为最近一两年我们也是带团队到日本都走了几十家企业。

今天讲的企业家精神,其实很大程度上,尤其对企业来说,怎么发挥企业家精神?实际上不是一个个人的事情,我们很多理解企业家精神就是我个人胆子大、冒险、创新,对不对有它的道理,企业家精神在现代社会,在一个企业里面最重要的是一个组织问题、制度问题,首要和治理问题有关系,所以我今天把治理问题和企业的创新结合起来。

第一个,民营经济发展,大家知道刚才国企讲得比较多,民营经济在今天的市场贡献非常大,包括数据,全国工商联2017年给出的数据,贡献率GDP占60%,提供了80%的就业,70%的农村转移劳动力,以及90%的新增就业,税收超过50%,这个贡献了不得, 这40年是创业、创新、成长的40年。但这个40年也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问题,包括民营经济遇到很多政策障碍、运作问题、融资难等等,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民营企业寿命非常短,按照国际上来说,这个统计数据有非常多说法,按照媒体的说法,民营经济平均寿命是3.7年,中小企业更短—2、3年,这2、3年不一定关掉了,有的卖掉的,有的就不干了。但美国和日本的中小企业平均是8年、12年,这个数据不要紧,确实中国企业的创业速度非常快,但同时我们的所遇到的障碍非常大、寿命非常短。所谓对民营企业、家族企业,我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是能不能持续经营。我们今天看起来我们的民营企业还算不错,但最近一两年不知道北方怎么样,南方民营企业面对的困境非常大,包括珠三角,最近几年转型升级非常困难,能不能持续发展?有不少企业是关闭的,持续经营是我们家族企业最重要的一个问题,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过去一直讲,和传承有关系、和跨代的创业有关系,还提出一个什么叫永续经营?就是百年老店,能不能持续经营?持续经营里面我们说:现在目前的研究大概基于两个问题。一个问题,长寿有没有一些基因,是不是有些地方、有些企业为什么能做长寿,日本是长寿企业最多的一个国家,像瑞士、欧洲也一样,到底有没有独特的一些文化制度基因。第二个,我觉得基因问题争论比较多,长寿问题能不能和治理、创新问题结合起来,这个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个纬度。

实际上长寿企业的历史现象大家很清楚,目前全球最长寿的是日本的一个金刚组,做寺庙的古建筑,大概已经1500多年,最近一些年被另外一个公司所收购,后面包括亚洲也有一批,我们的同仁堂等等,我们山西也是我们近代民营企业、家族企业非常发达的。中国其实也有一些非常长寿的企业,有些还保存下来,将来真正去永续经营、长期经营的不是国企,因为什么?因为它的体制不同,上市公司存续时间比较长,但是这个长和家族的延续不完全一样,长寿目前大概的一个状况基本上集中在日本、瑞士这样的国家。日本有一个学者叫野村进,他写了一本《一千年的志气》,日本有超过十万家百年老店,真正超过一百年了,瑞士也有相当多的百年老店,你别看国家小,日本的帝国银行的数据大概是29800多家,而且它每一年在不断增加,大概的年龄分布,100到200年大概有2000多家,300年以上相对比较少。

长寿企业大量的还是制造业,包括一些传统的服务业,所以我们现在搞金融的,国内很多家族企业经营、投资的行业,这个行业实际上是保存下来非常少,大量的还是制造业,那么这里面我们做了一些问卷,和中国银行一起配合做,大概做了六、七百家,下面把结果给大家看看。

第一个,我们都把创新,其实百年老店企业的创新和我们今天讲的创新不完全相同,实际上百年老店很多企业创新做一些改良,改进性的、品质性的,我认为这个很重要。实际上我们产品的质量,高质量发展靠什么?要靠持续不断的改进,我们第一个表,他们回答的,我们最初也按中国来设计,我们怎么看创新、颠覆式的,这些内容我们都不懂,我们更多的创新是和改良有关系,不遗余力的改良、努力改良,把这三个加上去就90%多了,这些企业大量的创新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,另外一个就是它对这个行业的专注性,很少的多元化或者因时代变化,这几个都是专注,当然肯定要做一些调整。如果把这几个加进去,基本上也是90%多。所以两个重要特征是什么?第一个专注,第二个关注产品的改良,远远多于创新

第二个经营到底关注什么?抽取了一点点,比如我们最初回答的问题经营价值观、社会责任、关注什么东西,结果和企业沟通以后,企业大概关注这样几个次序。第一个这个经营的决策首要的是不是基于道德性的一个判断,第二个是不是以因果报应,第三个是不是理性判断、遵循先贤的教诲,这几个都不是最初设计问卷时候的问题,是后来经过几轮、多轮的沟通,企业家反馈回来最后给出这样一个东西。我觉得很有意思,就是日本人怎么看待他的经营价值体系的判断,他更多的是注重的是,比如说道德心、因果关系、遵循先贤的教诲,这几个加起来已经超过了50%多,什么意思?就是这些企业的首要的原则是什么?对企业的价值观的判断,比如说家庭和睦、员工的待遇、客户的满意度是首要的,诚信是首要的,所以这个调研在很多程度是改变了我们对过去的认识,一个企业怎么样才能长期经营下去?但是我们说社会环境重要不重要?重要。我们认为自己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,这个问题是急功近利,把个人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,导致了很多的问题,我认为是一个时期所导致的结果。如果长期这样下去,我们的企业不可持续的,所以我和前面几个的观点可能不一样,他们强调环境,我觉得环境需要改进,仅仅如此,我们的企业还是不行,我们的企业需要改变自己。

生存的时间越长的,信用度的显示度越高。除了我们一般讲的治理结构之外,我这里提出一个概念,一个企业仅仅是我们讲的这种权力的监督、约束是不够的,这个实际上是制君子不制小人的,小人是什么?是道德、能力出现问题,所以日本企业我觉得抓住了很多核心的东西,那么这其中我认为家族治理,我们传统上讲公司治理和家族治理都是权力监督。但是文化、道德怎么治理?我认为这个是关键的,如果搞不好,你不是治理对社会的,你家族内部都乱掉了,很多家族企业最后出问题是父亲跟儿子打架,家族里几兄弟打架,中国的不可持续很多是家庭的内讧,家庭的冲突,所以这里面有两个因素,一个是道德因素的治理,怎么保持诚信、俭朴、勤劳,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太有钱了,40年前可以说穷光蛋,40年后百亿富翁,我们在全球的首富里边越来越多,那这些人的财富感觉到去了?产业精神,不投机。为什么他能不去做投机事儿?我问日本人你们的后代如果说要腐败、要穿好衣服,要去吃喝嫖赌怎么办,他说很简单,他出去。企业里是不允许的,员工都可以罢免他,因为他这个理念一但这样同行业是不允许他的,他一旦干坏事,基本上呆不住了。

我一直觉得这个里面再加一个东西,家族治理、企业治理,还要加一个道德治理,这个和我们目前讲的因素也是有关系的。中国和日本为什么有很大差别?我们跟日本的教授、华人去探讨这个问题,我们认为中国和日本有很大的差别,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,它在理性主义这一块上,法理主义上走得比较远,所以很多东西不是完全按我们中国人讲,儿子不行也要进来,儿子不行怎么样?养子,或者是女儿找个女婿,任贤还是任亲?所以这里面日本的家族理性主义,他说我的事业是公共事业,不是私人企业,中国人的私是无所不在,我们不仅是自己重要、家族重要、儿子重要,是可以无限去侵犯,可以去剥夺的一个东西,这个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问题。他认为企就是公的,他跟私人没有关系。第二个,它强调诚信,家族信任,我们是血缘之上,他们是重于家族,或者是虚拟家族,这个家族里面如果没有儿子,传承百年以上的,差不多将近三分之一以上,甚至有的到一半,都是养子,或者是继子,或者是女婿,所以这个企业到底是谁的?但是它都叫那么一个名字,但是这个企业一直保存下去,不是个人的、家族的,家规家法有没有?家规家法比华人弱得多,很多没有,那你怎么约束这些人?他说不是靠这些东西,他说要靠背影,上一代怎么做,下一代怎么做。靠自己的影响力,所以在这点上,中国是关系,强调道德、强调血缘。家规家法是血缘性继承。可能分家、裂变、多元化及时是公益传统也是私密性很强的,别人不能用的,这样一个不同的东西。

我们也调查了一些公司,这些公司有些传承了很多代,但是这些企业里面它的创新,之前我觉得时候的企业很少创新,实际上走进一看,它基本上有的是重点出现的几代,有的是六到七代、有的是第九第十代,过几年就改良,有的是家族经营,有的就变成现代经营了,有的甚至家族就推出了,但是不要紧,但是它坚持传统、不断创新,有的甚至国际化。

道德治理,家业重于家庭,中国人的私太严重了,日本人没有那么严重,对家业的认同和奉献,家族的价值观,也有家训家规,但更多的是靠前辈的影子。我觉得很多的文化在衰退,它实际上很少出现这种所谓败家子,靠能力、责任心、经营能力不合格的要罢免,养子继承、职业经理人继承都非常多的,所以我认为中国在私上是个大问题。

日本的经营理念,每一家企业,日本当时就是以中文字为自豪,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出自于我们的儒家的经典。所以最后导致了为什么能长寿?第一个,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风险精神,无论对社会、消费者还是不断改进的品质、服务、精益求精,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民营企业要花相当的时间在文化中植入这一块。另外家族企业能不能作为公的组织?中国能不能把职业化、把整个的家族企业的开放结合起来,真正去任贤,另外公私分明,我们的企业是公私不分,这个情况导致很大的问题,历史上也有一些改进,但是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整个企业的组织治理问题。第三个,家业而不是家族的利益,传承企业超过了家族的逐利、长远的眼界,有些日本企业他已经不怎么赚钱了,但是他觉得我这个事业要延续下来,一直坚守,所以这种产业精神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。

我认为它还任重道远,第一个就是治理结构,首先至少第一步,能不能正式化、制度化,因为很多民营企业董事会、股东会有了,家长说了算。第二个,很多被大股东、家族控制,导致我们的效率、开放度不够,我们的资源没法进入,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实际上我们说任何一个事业,你的事业走多远,在一定程度上和你对自己的克制、约束,人性里面都有一些贪求奢侈、腐败这些东西,能不能约束自己,约束不了自己,那你这个企业在后代的文化延续中一定是有问题的。所以传统文化衰落和道德体系的重建。社会情感财富,排他性(血缘、身份)家族主义,社会责任,很多社会责任是一种商业利益的体现,不是真正从心里去为社会做事。

第一个,它肯定是创新不足的,为什么?因为我没办法开放,好的人才进不来,我们说创新以后会导致家族的控制权会散失,职业经理人比如说技术的人才,他要占有股份或者是干股这就是它的控制权会稀释掉,家族企业的封闭结构一定是不利于创新的。

第二个,它追逐暴利、投机,这个也是和创新是冲突的。

第三个,传承,如果不能很好地传承创业精神、创新精神,仅仅是传承给儿子或者是自己的亲戚,我觉得这个是永远没办法持续地创新创业。我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非常有希望,不是说没有希望,我们确实40年走到今天,能走到刚才说的这样一个对国民经济的贡献,全球的影响力,但是我们的企业要进一步在程序40年、50年之后,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,第一位的这样一个经济体,我们认为民营企业还差的很远,这个很原在很多程度不是个人的,是制度上的,是治理问题,而且治理问题影响创新、影响我们家族企业持续创业。谢谢大家!(565net必赢客户端张征 根据速录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