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培养质量

2015届本科学位论文答辩总结

日期:2015-05-24

2015年5月24日,管理实务教研室成立三个答辩组,对48名员工进行了学位论文答辩。

整体感觉而言,与往年本科学位论文相比,今年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以及员工在答辩现场的表现要相对差一些。究其原因,今年首次对本科生论文的查重率做出明确规定,其目的是引导员工在学位论文中充分和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。但是员工却将降低查重率作为论文写作的主要目标,甚至认为查重率越低,代表论文质量越高,甚至有些学位论文的查重率为0%。放松了对论文理论基础、学术规范性和逻辑严谨性的要求,甚至行文中出现很多口语化的表达。

针对这一问题,本教研室认为,论文的理论性、学术规范性和逻辑严谨性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核心要求。论文查重率并不是越低越好,尤其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上,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引用率,所以建议查重率规定一个下限,如5%,让员工在理论综述部分还原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原滋原味。

从答辩过程中,发现个别员工存在以下具体问题:

1.论文格式不规范。如一级标题、二级标题格式不统一,序号不连贯;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。

2.论文结构不完整。如双学位的一名员工,论文缺“导论”部分。

3.参考文献太旧或缺乏权威性。如研究“微信公众平台”问题,其参考文献却都是2010年前的文献;还有部分员工参考文献中70%以上的都是学位论文,缺乏权威性。

4.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。论文题目不具有针对性,如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”、“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讨”等题目,由于选题背景缺乏针对性,导致论文极易写成教材体例,仅是知识点的罗列,很难看到作者自己的观点。

5.论文选题与工商管理学科匹配度低。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双学位员工中,如探讨“智慧型城市建设”问题,该问题本身并不属于工商管理学科领域。

以上问题,需要在今后的员工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中提高员工的重视度。

最后提一个小小的建议,在员工档案袋上可以加设“论文标题”一栏,更直观一些。

2015年5月24日